吉林政采新體系助力高質量發展
2025年07月29日 10:26 來源:中國政府采購報 【打印】
今年以來,吉林省財政廳通過構建規范化制度體系、擴容集采目錄、引入人工智能監管等一系列舉措,構建起高效、透明、公平的政采新體系,持續優化政采營商環境,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為扎緊采購制度“籬笆”,吉林省財政廳構建“1+1+3+14”制度框架,涵蓋1個規程、1個方案、3張清單和14項配套制度。其中,《采購人主體責任清單》明確采購人職責邊界,配套制定的《政府采購規程》等8個文件,實現“任務可視、流程可見、需求可控”,落實落細采購人主體責任,動態修訂的《政府采購常見違法違規行為清單》明確24類禁止行為,覆蓋采購人、代理機構和供應商等主體。通過典型案例通報和警示約談,形成“不敢違、不能違”的震懾效應。上半年,全省政府采購投訴量同比下降41%,政府采購營商環境顯著改善。以《政府采購投訴處理規范和標準文本》等制度為依托,建立“裁決+調解”雙軌糾紛化解機制,引入法律顧問提前介入,推動爭議事項高效解決。通過簡化采購程序等舉措,進一步降低供應商參與成本,激發市場活力。
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,吉林省財政廳釋放集采紅利,以集中采購推動降本增效,實施目錄擴容+框架協議采購,通過目錄動態管理、框架協議共享和跨部門協作,充分發揮采購規模效應。修訂《吉林省政府集中采購目錄(2025年版)》,新增通用類品目,覆蓋機構運轉所需的通用類品目。制定部門集中采購目錄,按照“能集盡集”原則,將本部門、本系統需求一致、標準統一的品目納入目錄管理。與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聯合開展框架協議采購,實現臺式計算機等9類商品采購結果全省共享共用,并設定商品最高限價。目前已開展框架協議采購項目261個,采購商品型號79種。運用智能比價技術,建立電子商城價格日巡檢機制,抓取交易數據,多平臺對比商品價格,實現異常高價自動預警。
為織密電子化“監督網”,吉林省財政廳以科技手段強化智慧監管,推進全流程電子化+人工智能。堅持以數字化改革為突破口,推動政府采購從“人管”向“機管”轉型,全流程透明度和監管效能大幅提升。除涉密項目外,全省政府采購項目均通過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平臺開展,實現招標、投標、評標、合同簽訂“一網通辦”。依托電子化交易平臺開發的智能監管系統,對交易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測和風險控制,對風險事項進行及時預警和糾正,實現精準防控。開展政府采購數字化監管試點,計劃引入人工智能技術,內置近萬份典型案例和負面清單數據,可自動識別采購文件中的歧視性條款、技術參數偏向等問題,從源頭遏制“控標”及“量身定制”行為,為市場主體營造更加公平、公正、公開的政府采購競爭環境。啟動跨區域遠程異地評審工作,通過電子化交易平臺,實現評審專家隨機抽取、評審場地隨機分配,并依托互聯網技術開展遠程視頻評審,有效打破地域限制,實現優質評審專家資源的全省共享。(記者袁瑞娟 通訊員宋婷婷報道)
相關文章
- 吉林:對開標現場提出異議的,招標人應當當場答復2025-07-18
- 吉林著力推動集采常態化制度化開展2025-07-01
- 吉林:三方面開展專項整治2025-04-09
- 吉林實行全流程電子化采購2025-02-18
- 吉林規范政采電子商城交易行為2025-01-07